首页 > DB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DB电竞·(中国区)官方网站|变成了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我这样的妈妈会不会差评?

发布时间:2025-10-15 18:03:43    次浏览

“爸爸、妈妈,你们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这句话曾引发了许多为人父母的无限感慨,甚至心痛。“没时间”、“工作忙”等各种理由,总是顺理成章地占据了我们陪伴孩子的时间。留守,不只是农村孩子的“专利”。在城市,因为父母忙碌而造成的“隐性失陪”或“半失陪”的孩子数不胜数。在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中,这些孩子沦为“失陪”一族。和吧主一起分享成成妈的故事,或许你也有同样的困惑和感受。《我这样的麻麻会不会差评?》作者:诚诚妈身为职场妈妈,常常感觉自己分身乏术,周一到周五工作是各种忙,大量的家务活都积攒到了周末。在自己手忙脚乱的时刻,常幻想自己要是孙悟空就好了,几根毛发就能解决现实中所有问题。我在洗衣服,儿子喊:“妈妈,快来。”我亲亲他的额头,告诉他等妈妈忙完就陪他。没过一会儿又开始喊:“妈妈,快来。”当我再一次听到“妈妈快来”的时候,熊孩子穿着鞋子站在我刚换过床单的床上,跳来跳去咧着嘴冲我乐。我刚刚换过的床单啊!!!对于床,我是有洁癖的,平时,我们三人没有洗漱、换睡衣是不允许上床的,这熊孩子居然又一次穿着鞋在床上蹦来蹦去!心里的怒火一下子被点起来,我把儿子拽下床脱下裤子就是两巴掌,听见他笑又加了两下,手震得又疼又麻,可他还一直乐。儿子从出生到两岁九个月一直是我带,对于我总是温声细语的对待儿子,并且不允许他大声训孩子,老公早就给我扣上了溺爱的帽子,看儿子没哭,老公放下手中的iPad走到我跟前说:“你还是不舍得下手”。他照着儿子的小手又使劲拍了两下,儿子太扛揍了,居然还没有哭。我嘲笑他说:“你的,不是也没用。” 儿子可怜巴巴地站在罚站的地方不停地被训斥着,直到委屈的哭起来。我们两个口口声声说将来不打孩子的人,居然也开启了男女混打的模式。火下去了又开始反省后悔,想想自己下班回来就忙这个忙那个,儿子只不过是希望妈妈陪啊,一次次的努力没有用之后,才只好换一种方式吸引大人的关注,结果换来却是一顿暴揍。我和爸爸常觉得自己陪伴孩子挺多的,其实想想真正高质量的陪伴又有多少?一边玩着手机一边看着电视那是陪伴吗?想着自己工作生活中的烦心事,心不在焉地陪在孩子身边能叫陪伴吗?孩子吃个饭快了,让吃慢点,慢了又催快点,指挥孩子吃这个吃那个,孩子想喂我吃块饼干,我却让孩子先去洗手,这种陪伴孩子喜欢吗? 最近脾气很是暴躁,发作的瞬间自己都觉得陌生。当那种海啸般的狂躁平息后,平静下来,又开始陷入深深的沮丧和自责。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以前没孩子时最讨厌那种对孩子大呼小叫打孩子的妈妈,可是如今,我居然和她们一样了。 写下这些时想起他可爱的小脸蛋,我心里还是满满的心疼和内疚。儿子才刚上幼儿园,在一个不熟悉的环境里呆上一整天,不能乱跑乱动,不想睡觉也得躺到床上,好不容易盼着被妈妈接回家了吧爸爸妈妈还都各忙自己的事,做个孩子多不容易啊。 生活中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到了该回家、该吃饭或者大人觉得该离开的时候,孩子们就会被大人连哄带骗带吓唬硬拖硬拽地带回家。比如天气不好,比如回家还有事,比如等等,反正总是理由很多。带着儿子去小区里玩沙子,临出门儿子说:“妈妈,快点,不然大玉米就亮了”(天一黑就能在阳台上看东区的大玉米亮起来)孩子是多期待出去玩的时光啊。可是从六点半到八点半两个小时我都不记得说了多少次“我们该回家了”。蚊子很多,儿子脸上已经被咬了两个包,可是他还是玩的很嗨。直到天黑所有的小朋友都回家了,儿子才满足地说:“好了,我们回家吧。”其实晚一点吃饭有什么嘛,重要的是孩子玩的开心。想一想如果是我们正在追剧、打游戏或正看着球赛突然被迫中断会是什么感受? 还有平时去商场,孩子对各种东西都感兴趣,东看看西看看跑来跑去。停留在一个地方时间长了,爸爸就开始催。大人不明白那些东西有什么好看的,但那是孩子,孩子对这个世界任何事物都是好奇的。假日不就是专门带孩子玩的嘛?那就把时间交给孩子自己分配,让他自己决定在某个角落停留多久,而不是拽着孩子让他陪我们走完“带他出来玩”这一流程。昨天在家楼下的小超市买菜,看见一对父子也在挑,小男孩虎头虎脑,很可爱,拿着西红柿对爸爸说:“爸爸,买点西红柿吧,”爸爸一边拿别的菜一边心不在焉说:“你想吃西红柿了?”还在挑别的,小朋友见爸爸不理他,又说,“看这西红柿多大,多红。我看到爸爸还是在拿着别的菜,根本感受不到小朋友的心思,还在一边挑自己爱吃的一边问:”你想吃什么 ?“这多像我们平时对待孩子,根本没有看到孩子内心的需求,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出问题的时候还说,当时我问过你了,你怎么没说呢。 陪孩子不只是像个物一样和孩子存在于同一个空间,为人父母是艺术也是技术,它需要有牵着蜗牛散步的耐心以及洞察孩子内心的智慧。作为妈妈,我需要学习、检讨、改正的地方很多很多...........有些爸妈和文中的成成爸妈一样,他们深知陪伴的重要性,可在陪孩子的时候,时常会心不在焉,或是低头看手机。在大多数家长的眼里,陪伴仅仅是“在一起”,这本质上是一种“不走心”的状态,以这样的状态陪伴孩子时,孩子感受到的只有敷衍、对付,而不是爱与关注。这种陪伴只是物理距离的缩短,是一种无效陪伴,甚至是一种伤害。什么样的陪伴才是高质量的呢? 高质量的陪伴,应该是父母和孩子当下的状态,都让对方感到轻松和舒服,并且彼此都很享受这个'身心在一起'的过程。?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高品质的陪伴,就是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你是全身心地和孩子在一起,与他们聊天、玩耍,心无旁骛。?共享亲子共读时光阅读是对一个人的心灵塑造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对孩子而言,阅读习惯的培养更是尤为重要。因此,孩子对书本展现出强烈兴趣的时候,不要因为忙碌而忽略孩子发出的请求,今天的怠慢,明天要花十倍的代价去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高质量的陪伴离不开每天固定时间的亲子阅读时光。睡前静谧的15-30分将成为你与宝贝之间最重要的睡前仪式和珍贵的成长经验。 ?一起玩简单的家庭游戏亲子游戏是高质量陪伴的最佳方式之一。游戏过程给孩子和家长双方都带来乐趣,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创造和成功的快乐,而家长则能够体会到亲子交流的幸福。在一段时间高质量的陪玩之后,孩子感受到了爸爸妈妈的亲昵与爱抚,接受到了满满的爱,情感上“吃饱了”,就好像我们吃够了大闸蟹、生鱼片,就不想吃了,是一样的道理。此时,孩子就可以心满意足、安心地开始自己玩耍与探索了。?孩子发出召唤时,要及时回应虽然说孩子是自己在玩,他们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时间有限。或是饿了、困了、烦了、无聊了,他们都会向爸爸妈妈发出召唤。此时,就需要及时作出回应。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虽然在做自己的事情,但始终关注着自己,慢慢地孩子就会对爸爸妈妈产生信任感,不需要通过无时不刻地把爸爸妈妈“捆绑”在身边,来证明自己对爸爸妈妈是重要的,也就会越来越喜欢、越来越安心于自己玩耍了。?给予你的孩子心灵陪伴什么是心灵陪伴?是空间陪伴、肢体陪伴的升级。虽然家长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子女,但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从而造成的精神上的失陪。父母与孩子建立的亲密关系比采用所谓"正确"的技巧更为重要! 父母通过心灵陪伴传递给孩子的爱和信任将会影响孩子一生。 记得杨澜采访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吉尔博特聊天时,杨澜问他手头事情太多,常分不清主次怎么办?吉尔博特教授回答说:“十年以后,你会因为今天少做了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小时而后悔。所以,你知道答案啦。”所以,陪不陪孩子,从来就不是“时间”问题,而是“选择”问题。给孩子陪伴,高质量的陪伴,让每个孩子都快乐成长吧!阅读投诉阅读精选留言加载中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了解留言功能详情